close
html模版





標題

建築結構&耐震建築

問題

我想知道:房子的建築結構?哪一種建築物可以耐震?那一種的建築結構是什麼?可以耐震到地震幾級?越"詳細"越好^^

最佳解答

1.強震資料在工程上之應用研究 分析台灣地區各類建築物所獲得的強震資料,以瞭解本土建築樓板、磚牆之局部構件、學校教室及消防單位等重要建築物之整棟結構體地震反應特性;另外,針對在重要橋梁上所蒐集之地震資料,應用類神經網路建立可靠之系統識別方法。 2.現有結構物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 在耐震評估方面,蒐集國內外之相關研究成果,發展較為複雜之各種非線性評估方法。在耐震補強方面,有建築物的各種基本元件及整體結構系統之補強等研究,另針對混凝土結構於震災後之檢測,發展鋼筋混凝土品質與損傷之非破壞檢測法與理論分析,並實際應用於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後之橋梁基樁完整性評估。 3.結構主動/被動耐震新技術之應用研究 a.應用低降伏強度鋼板在結構減震消能器上之研究︰以低降伏強度鋼製成的耐震間柱為試體進行試驗結果,耐震間柱的低降伏鋼腹板能吸收地震能量,保護結構梁柱不受破壞。 b.速度及位移相依之組合式阻尼器的地震模擬試驗︰將速度相依之流體阻尼器及位移相依之強化式加勁阻尼器,依照各自特性加以組合,配置在結構物中的適當位置上,由三軸向之振動台地震模擬試驗,證明此兩種型式之阻尼器結合,可消去個別之缺點及強化其優點,得到更好的消能減振效果。 c.使用鉛心橡膠支承(LRB)及高阻尼橡膠支承(HDR)之隔震房屋結構三軸向地震力反應試驗研究︰結果指出,垂直地震對於隔震系統位移及上部結構高振態反應有相當大的影響,而扭轉藕合效應對於偏心隔震系統的影響則需進一步的試驗。 d.對階梯基礎山坡建築結構之隔震研究︰提出修正剪力平衡法,藉由簡單的邏輯判斷,處理各不同步隔震支承之非線性動力行為,以分析摩擦單擺支承為鋼製滑動式隔震系統,及在具階梯式基礎之坡地建築之應用。 e.垂直地震力對滑動式隔震結構之動力效應研究︰利用數值模擬方法,探討滑動隔震結構同時受垂直與水平地震力之動力行為,發現在簡諧地表運動作用下,垂直地震力使結構水平加速度有增大之現象。 f.隔震建築之半主動控制研究︰利用以消能為主的電流感應式流體阻尼器之半主動阻尼器裝置,對隔震結構施以控制,結果顯示,控制力之大小與地震型態及建築物柱之剛度有關,並非控制力越大,防震效果就越好。 g.指向式活動接頭用於結構減震之行為研究︰製作2具25噸油壓式指向接頭,除對接頭進行基本性能測試外,並探討接頭中元件勁度對消能效果之影響。 h.加光纖感測器智慧型結構之可行性研究︰驗證光纖感測器於土木工程實際應用之可行性及優點,同時建立一套類神經網路系統,能準確的預估結構物在任何擾動情形下所可能發生的反應。 4.建築物功能設計法之研訂 a.高屏地區之設計地震力︰完成點震源模式和斷層開裂模式的修正、Kanai和Campbell衰減方程式之更新,並比較全省PGA危害度。 b.RC建築結構強度曲線研究︰提出台灣地區RC學校建築與RC沿街店鋪住宅3種不同層次耐震診斷法,可獲得受診斷建物於診斷方向之彈塑性地震力折減係數。 c.不銹鋼水塔耐震行為︰建議不銹鋼水塔壁體的地震力折減係數為1.5。 5.RC橋柱耐震補強對策之研究與應用 a.圓形RC橋柱之鋼板耐震補強研究︰以3組舊規範試體、3組補強試體及2組修復試體進行試驗,探討圓形RC橋柱補強及修復前後耐震行為之差異。 b.矩形RC橋柱之鋼板耐震補強研究︰針對在塑鉸區主筋搭接橋柱與剪力強度不足橋柱進行實驗,並採用鋼板包覆方式進行耐震補強,瞭解其受震行為與耐震 性能。 c.圓形橋柱之複合材料(FRP)耐震補強研究︰針對國內橋梁在不同規範設計下之破壞模式,進行評估與實驗驗證,並驗證FRP補強之有效性。 d.矩形RC橋柱之碳纖FRP耐震補強研究︰建立國內橋梁耐震能力試驗之數據,做為研擬補強設計準則及修訂設計規範之基礎。 e.RC橋柱耐震補強材料與工法之研究︰以烏溪橋壁式橋柱為藍本,規劃4座試體進行FRP補強試驗。結果顯示,FRP補強壁式橋墩以長向效果較為明顯,短向效果不顯著。 f.RC橋柱基礎之耐震評估及補強研究︰試驗結果顯示,在原基礎上方植插接筋及覆蓋一RC層的補強方法,確實可與原基礎板結合為一體,並未破壞結合界面。 6.中空橋柱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 a.中空鋼筋混凝土縮尺圓形橋柱之韌性及剪力強度補強試驗︰製作長、中、短3座RC中空圓形橋柱以控制撓曲、撓曲-剪力與剪力等不同破壞模式,並進行補強試驗。 b.中空鋼筋混凝土縮尺矩形橋柱韌性、剪力強度與補強試驗︰以塑鉸區之橫向箍筋量、實心、空心和碳纖維包覆層數為參數,設計灌製7組縮尺寸中空橋柱試體,同時施以不同之補強後,進行耐震試驗。結果顯示,碳纖維補強方式對抗剪強度不足之試體效果良好。 c.中空鋼筋混凝土實尺寸橋柱之韌性、剪力強度與補強試驗︰以實尺寸橋柱進行試驗。結果顯示,橋柱之剪力評估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提出的公式與實驗結果較吻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次之,美國混凝土學會(ACI)規範值較為保守。同時,箍筋的圍束效應直接影響中空橋柱的強度及韌性,但所規定的圍束鋼筋量過於保守。 d.中空橋柱災後修復之耐震試驗研究︰探討矩形中空鋼筋混凝土橋柱修復後之抗震能力表現。結果顯示,啞鈴鋼棒取代鋼棒可以接續斷裂之主筋拉力;同時,由縮尺寸試體與實尺寸試體的比較顯示,模型試體之矩形鋼板因尺寸效應可得較佳圍束應力,且對修復橋柱耐行為有影響。 7.震災後混凝土結構檢測技術之開發 a.鋼筋混凝土梁品質與損傷非破壞檢測︰由波速量測實驗的結果,提供新的現地混凝土結構非破壞檢測方法,用以評估混凝土結構物的灌製均勻度,及結構物受到外在荷載後破壞分布之情形。 b.混凝土板之裂縫偵測理論及技術之開發︰研究運用斷層掃描正反算計算模式以對土木構件斷面顯像,提供實際結構體預測鋼筋、孔洞及裂縫等異質物質發生的機率和位置。 c.以非破壞檢測技術檢定基椿缺陷之幾何資料︰利用集集大地震之資料,推導出平行震測(PS)法之理論背景,完成有限元素數值模擬模式、完整與有缺陷基樁之小型試體試驗。同時,在阻抗縱剖分析法方面,完成無土壤效應下之缺陷柱的理論推導,並應用至漸變斷面之缺陷上。此外,在較為成熟的敲擊反應法方面,開發有限元素模擬程式。 8.地震災害潛勢與損害評估方法研究 a.台灣地區PGA與反應譜衰減模式之研究︰完成建立台灣地區PGA與加速度反應譜值衰減模式;同時,分析台灣地區不同週期加速度反應譜衰減公式的係數與週期的相關性,瞭解發生在台灣地區某一規模之地震對何種自然週期之結構物會產生較大的反應,即較具有破壞力。 b.以即時強震網推估強地動及地震參數之研究︰完成269筆地震之重新定位與定規模工作,及與速報系統同系統性之地表最大加速度衰減律迴歸工作,並進而推估650座自由場強震測站之衰減律修正量,可使速報系統在短時間內求得台灣地區之震度分布圖。 c.小地震或餘震之三維近域地表運動之數值模擬︰利用非對稱形式之擬動力破裂模型,模擬沈降錯動斷層之破裂過程,配合積分形式之雙力藕線震源格林函數,分析斷層錯動引致之近斷層地表運動時間歷程。 d.建物非彈性耐震需求之變異性與隨機模式研究︰將集集大地震中所收錄到的主要測站記錄加以歸納分析,藉以觀察集集大地震的近斷層地動特性,並探討近斷層區域的非彈性反應譜特性。 e.土壤液化引起地盤永久變位之研究:進行一系列現地量測,同時,求得貓羅溪沿岸剖面之最大水平位移量,顯示應用Newmark滑動塊模式估算地盤最大水平位移量是可行的。 f.台灣地區鋼筋混凝土構架建物耐震能力研究:藉由5層及12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之動力分析,探討與比較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承受近斷層地震與遠域地震之動態反應的差異性,並探討影響結構物反應之地震參數及建立以層間變位角為指標之脆弱曲線。

其他答案

目前應該是鋼骨結構的材料特性較適合用在耐震的設計上,最近完工的101大樓採用鋼骨結構,耐震7級,但並非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就不能耐震,這一切都跟"成本"取得平衡,一般來說是參照建築法規的規定(各地區都有依據斷層帶所規定的建築物的耐震級數),業主願意花更多錢(RC結構要用更多的鋼筋水泥,,,,鋼骨結構要用更粗的鋼料,也有避震器可用,也可花錢購買耐震接頭專利設計...),犧牲更多的容積率(要耐震通常得將柱樑加得更大,室內坪數當然相對縮小),當然可以得到更高的耐震係數,但到底要耐幾級才夠?這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過去的地震只是經驗,誰都不知道未來的地震會有多強?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330000010KK05871

922922B0A281F95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31pb57j 的頭像
    p31pb57j

    世界末日 大災難 地震

    p31pb57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